被朋友洗脑做投资被骗怎么办(被洗脑骗了钱怎么办)
2003年2月,美国有一家名为Guaranteed Return Diversified Inc.(多元化回报保证公司,简称GRDI)的对冲基金,开始在其网站上介绍自己: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70亿美元,在全球有68个办公室,18年的投资经验,旗下共有17个基金,总的年化回报达到39.5%,特别是在2000-2002年的熊市中取得了平均21%的年回报。该公司宣布发行一只新基金,预期以每年不少于32%的回报增长。网站最后说道:“如果感兴趣,就请提交您的投资申请”。到5月,该网站一共收到8万多名投资者的申请。
实际上,这是美国证监会设立的一个实验网站。在法律上,对冲基金不能够通过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公开渠道向大众提供产品宣传和募资声明,而且只能对合资格的高净值人士和机构投资者销售。美国证监会希望通过这样的实验告诉公众,面对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传播便利,大家应该对类似的虚假宣传保持足够的警惕。骗子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利用了普通人的贪婪、知识不足和经验缺乏。
十多年后,互联网在中国成为一部分金融骗局的得利助手。泛亚、e租宝、中晋等一系列案件相继曝光,人性的弱点和知识的缺乏依然是议论的焦点,但新的热词包括监管的失职、胡乱站台的专家学者、明星代言合伙、美女销售、高额佣金、高档办公楼、电视节目冠名赞助等。当然,没有这些,低调行事的也未必就一定靠谱。在麦道夫设计的最大庞式骗局里,这些热词一个也找不到踪影,多达4800位的合资格的高净值人士和机构投资者成为了受害者。
现在中国的富裕家庭对于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不断曝光的金融骗局又让他们格外担心。为了帮助投资者考察和选择财富管理服务,《华尔街日报》在2008年就列举了11个重要提问。基于我们的认识,我们谈谈什么样的回答才让人放心和满意。对于投资者来说,千万要记住的是“提问是成熟,而非无知的表现”。
金融学有一个重要的研究发现,费用是决定投资回报第一重要的因素。
道理非常简单,但投资者对此的了解不足,甚至会把高费用当作是基金经理能力的体现。因此客户应该重点询问公司如何对他们提供的服务收取费用,并与同业机构进行比较。优秀的财富管理公司应该有透明的收费结构或者可以清楚地解释收费的方式和过程,而不合格的公司则经常性地隐藏收费。
一般来说,高端财富管理服务最好的收费方式是只向投资者收费,而不向外部服务提供商收取佣金。
凯捷咨询和美银美林在2011年通过向全球理财顾问调查发现,在满足投资者的六大需求上,可以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公司更具优势。大多数投资者也更倾向于选择大公司,因为他们提供的服务是结合了很多客户的经验,同时产品线也更加丰富。
在中国,能够帮助投资者进行全球资产配置的公司特别有发展潜力。
投资者应该参考那些和自己背景类似,又和公司合作较长时间的客户对公司服务的意见。应该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而不是全盘接受公司的推荐。不是所有公司都有能力通过自身解决所需的服务,一部分服务可能被外包。投资者应该对于服务的内包和外包解决方案有相当深入的理解,否则在双方的合作过程中很可能产生误解。
资产配置、风险管理、财务会计和报告服务、遗产规划都由公司内部完成。
而全球托管、另类投资(对冲基金、私募股权投资、房地产等)、税务及法律服务通常外包。优秀的财富管理公司可以权衡投资者的需要和自我服务相对外部提供商的优势,通过最高效的方式获得收益/成本比例最大的服务,同时避免潜在的风险。另外,投资者应该认识到合作的外部服务提供商的专业品牌实力和在业界的影响力本身就是判断财富管理公司质素的风向标,难以想象不合格的公司可以通过专业机构合作前的尽职调查。相反,对于专业领域之外的明星所做的广告要保持足够的警惕。
了解一家财富管理公司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也非常重要。
对于太年轻的公司和追逐潮流和热点的公司更加值得警惕,但仅仅是历史悠久的公司未必就一定是好公司,也许领导的更迭和人才的流动让这家公司早就面目全非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高净值投资者来说,对公司的领导层、专家和客户经理进行背景调查是审慎明智之举,因为市场本身很难通过自身的竞争而把违规的从业者排除,而投资者对此缺乏认识。
在财富管理公司内部,研究团队与产品团队的密切合作更是获得投资回报的重要保证。
投资者应该比较不同财富管理机构的研究实力,优秀的公司向外界公开发布涵盖宏观经济、私募股权、房地产、二级市场、对冲基金等各类型的研究报告,既向客户输出,也向媒体输出,明显区别于低质理财机构的贫瘠研究。
酷伯金融希望这份提问清单和关键点的解读,有助于投资者考察和选择财富管理机构。虽然篇幅有限,我们相信已经足够帮助到大家做到慧眼识珠。已经曝光的金融骗局其实当初就很难通过这些问题的检验,实际上,当年投资于麦道夫的个人和机构正是犯了盲目轻信和尽职调查不足的错误。在监管缺乏的背景下,每一个投资者都需要自我学习和自我保护。